大會主旨

  • 緣起
動物行為暨生態研討會自1990年起舉辦,由動物行為領域開始,之後深感生物與環境之重要而擴展至生態領域。台灣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生物多樣性,1992年地球高峰會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後,保育生物多樣性已成全球焦點,國內相關領域研究也蓬勃發展。2015年動物行為暨生態研討會已邁入第26個年頭,參與者由早期的200人至2015年已達1000人,是國內同類型會議中,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歷史相對悠久的研討會。國立中興大學為國內生物多樣性研究重鎮,自當承擔責任,承辦2016年大會,提供國內動物行為暨生態相關人員發表研究成果、互相觀摩、學生學習及學者業界交流討論之重要場合


  • 本屆研討會特色
2016興生態.新境界動物行為暨生態研討會訂於2016125(星期一)26(星期二)假中興大學舉行,由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指導,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院全球變遷生物學研究中心承辦。研討會之主要活動將包含:開幕閉幕貴賓演說、主題演講、口頭論文發表以及壁報論文展示。2016年研討會將有重大變革。往年因為口頭報告過多,品質不易掌控,且主題已有發散情形。為使大會聚焦,我們邀請各位學界前輩專家共同參與,每位專家規劃一個場次的討論主題,每個場次安排1個主題演講及3-5個口頭報告,並在每個場次最後做15分鐘綜合討論與講評,提供與會人士討論與交流的機會,以期提升動物行為與生態學的研究風氣與學術水準。


  • 大會演講
  • 1. 李家維博士: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暨清華學院榮譽院長
        講題:我們是地球的殺戮者, 也該是守護者

    2.邵廣昭博士: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
        講題:回顧與展望--從國際趨勢談台灣海洋生態的研究與保育

  • 論文發表的大會主題

無脊椎動物系統分類  主持人:施習德 博士
臺灣蝙蝠生物學與生態學研究現況  主持人:鄭錫奇 博士
視覺溝通與行為  主持人:焦傳金 博士
視覺是動物的感覺系統中對環境中光刺激的感覺與知覺,在行為生態學領域中「視覺溝通」是一個重要的研究主題,從視覺訊息的特性、視覺系統的運作,到視覺行為的產生、視覺訊號的效果等,都是非常有趣的行為生態學研究。在動物的溝通行為中,訊息發送者與訊息接收者之間的互動尤其重要,從偽裝行為到警示行為、從打鬥行為到求偶行為,無論希望不被看到或是被看到、希望爭取空間領域或是爭取交配機會,有效的視覺溝通都是非常重要的,歡迎大家來分享關於「視覺溝通與行為」的研究。

聲景生態學  主持人:丁宗蘇 博士
聲景生態學是研究環境中的聲音對生物 的影響。在2015年動物行為與生態研討會舉行「生態聲景論壇」後,今年將正式成為一個報告主題, 歡迎大家來分享所有與生物聲音有關的研究喔。
植物生態學與動植物交互關係 主持人:何傳愷 博士
Plant and animal communities in Anthropocene
Can human beings change the environment at a global scale?  Yes, and welcome to the Anthropocene!  Anthropocene arguably started after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late 18th century) and has become a buzzword in recent years.  It refers to the period during which human activities lead to great impacts on global ecosystem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pollution, habitat loss, species extinction, species invasion, etc.  As ecologists or evolutionary biologists, we face at least these challenges: 1) How will plant and animal communities respond to human impacts in Anthropocene?  2) What state-of-the-art methods can be used to study plant and animal communities in Anthropocene?  3) What actions can we take to mitigate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e.g. facilitated migration, carbon sequestration, etc.)?  This session will highlight studies of plant and/or animal communities that help answer the challenges mentioned above.

動物生殖策略、行為、親代撫育  主持人:關永才 博士
分子生態與親緣地理學  主持人:林思民 博士
十幾年前,分子技術應用在分類、生態、演化領域似乎還是個新興的學門;但在轉眼之間,卻已成為動行研討會每年必備的經典主題。在有了次世代定序技術之後,資訊的流通量越來越龐大,讓人目不暇給;但是不管再龐大的資訊,仍然必須憑藉著充分的野外觀察,構思一個「好問題」來作為研究的骨幹。今年與會的師長與同學們,會端出哪些仰賴分生技術的「好問題」跟大家分享呢?請踴躍報名我們的主題喔!

生態、演化與系統分類教學上的難題與解決方案  主持人:顏聖紘 博士
野生物和棲地的保育和經營管理  主持人:吳聲海 博士
應保育的野生物(動物、植物)和應予保育的重要棲地環境,在近年來遭到各類的壓力,使族群、群落、或整體棲地都面臨危機。本主題期待由各類調查、監測、或比較方法,對保育類野生物和棲地環境,提供量或質的基礎資料,以了解野生物和棲地的重要性,或經由分析,提出野生物和其棲地對於生態系統完整性的維持之貢獻。
稀有和瀕危動物的研究進程與挑戰   主持人:裴家騏 博士
溼地經營管理  主持人:陳章波 博士
生態系有自然營造力,形成許多不同棲地地景,這些棲地提供許多生物生息之地,即為生命力之展現;人類依其需求加以使用及照顧,是以有人的意志力之展現。每個生態系都有結構、過程、功能、服務、福祉五個鏈結,要徹底瞭解才得以落實生態文明。
台灣都市生態研究現況與展望   主持人:林惠真 博士
這個世紀的發展,人口更集中於都市是一個不會逆轉的趨勢。都市生態的健康狀態除了代表居住在城市中的人類生活品質,間接也減緩郊區或較為原始的森林地區的開發壓力。然而,大都市並不是大部份的生態學家的研究場域,我們需要注視城市生態學這個議題,讓城市生態學與生物多樣性一起討論,生態學家也需要與其他領域的專家對話。
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威脅< /span>  主持人:陳一菁 博士
數理生態學  主持人:仲澤剛史 博士
數學和理論的方法幫助產生許多概念與假說,並廣泛被應用在自然及社會科學,那為什麼不能應用到生態學及保育範疇呢?這些方法對於「生態學」如何擺脫描述自然活動或是基於直覺而不扎實的研究領域,進而成為一項科學的研究領域,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這個主題將分享數學和理論方法對生態學任一領域的重要性,並在台灣推廣這項研究領域。這個主題和統計沒有關係。


跨界科學:生物啟發的新議題與生物議題的新解方  主持人:紀凱容 博士